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工业信息
工业信息
首页
 > 通知公告 > 工业信息
2019年一季度“亩产论英雄”改革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发布日期: 2019-08-09 10:23: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字号:[ ]

今年,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部署,把“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杠杆,纵深推动亩均改革落地见效。现将一季度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1. 加强工作部署。各级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推进,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市亩均办拟订了《绍兴市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起草了《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差别化配置要素资源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审议通过。召开了2019年“亩均论英雄”工作交流部署会,并对各区、县(市)一季度亩均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越城区于3月25日召开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会议,率先启动印染行业评价工作;目前印染行业评价的部门基础数据基本采集完毕,正在进行土地面积核查和“一企一单”数据确认。上虞区于4月3日召开专题会议,就做好2019年“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改革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分工。诸暨市召开2019年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工作部署会,要求企业用地指标以实地丈量为准,下发土地调查名单,强调填写要点,明确了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嵊州市于4月中旬专题部署“亩均论英雄”工作,对完成的时间节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形成“提出名单、取数、上报、审核、处置、考核”闭环运行体系。新昌县组织召开了2019年全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部署会,着重对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用地情况进行部署。

2. 完善评价办法。各地深化评价体系设计,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健全分类评价机制,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越城区根据越城区和袍江经济开发区合并后的实际情况,整合完善评价方案,对评价范围、行业分类、分档比例、定档规则、取数要求进行了统一调整。柯桥区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对印染行业评价新增“单位资源应税销售”指标(按单位电耗应税销售、单位综合能耗应税销售和单位排污应税销售计算);在指标权重设置上,五金机械行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权重调整为10%,是其他行业的2倍;纺织、其他行业亩均税收设置为50%;在分档分类标准上,A类企业为综合评分在企业总数前10%,B类企业为10-50%,C类企业为50-95%,D类企业为末5%。

3. 扩大评价对象。各地在现有规上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启动规下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开发区(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亩均评价,加快推动亩均“上楼”“入园”“进店”。柯桥区在去年1048家评价企业基础上,将165家新上规企业列入评价范围,对规下工业企业评价范围从用地5亩以上拓展到用地3亩以上。上虞区将工业企业评价对象扩展到规上工业企业和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并且把综合评价工作由工业企业延伸到规上服务业。诸暨市通过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缴纳企业、国土登记注册、工商登记注册企业等三份名单详细梳理和比对,将1025家规上企业和2305家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作为2019年评价的初步对象。嵊州市将612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及5486家实际用地的规下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综合评价,实现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滨海新城对规上企业和3亩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开展综合评价,并结合新城发展实际以及传统产业提升需要,对包装产业开展新城分行业对标评价。

4. 强化结果应用。各地以综合评价为依据,全面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低散乱整治和僵尸企业出清,为先进制造项目腾出更多空间。一季度,全市整治“低散乱”企业224家,淘汰12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腾出用能3025吨标煤。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将“亩均”评价结果应用到低效企业出清工作,建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一企一档”,一季度分别完成低效企业改造提升5家、4家、4家和5家。新昌县以“亩均”评价结果倒逼落后产能淘汰和“低散乱”企业出清,一季度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家,整治“低散乱”企业25家,腾出用能1875吨标煤。滨海新城对亩均纳税1万元以下的2家低效企业实施关停和搬迁,盘活用地5.25亩,腾出用能3450吨标煤。

5. 优化资源配置。各地以提高要素效率为目标,以政策为杠杆,建立要素配置与企业评价的联动机制,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出水平。柯桥区印染行业按3%、6%、10%对B、C、D类印染企业进行废水排污指标核减,全区共核减9360.8吨/日,削减比例为总量的1.8%。对所有参与评价的规上企业,按A、B、C类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2018年全区共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23亿元。滨海新城根据2018年评价结果,拟减免土地使用税共计800余万元;A、B类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累计1.8亿千瓦时。此外,上虞区在省市出台差别化配置政策细则基础上,正在抓紧完善配套政策,确保政策的时效性与合理性。新昌县重新拟定了《新昌县深化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意见》(含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目前已完成部门意见征求。

二、存在问题

1. 科学评价难度较大。工业企业存在“一地多企”“一企多地”“一企多表”“一表多企”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对科学评价增加难度。

2. 用地性质情况复杂。企业用地情况复杂,存在有证用地、无证用地、租赁用地,有证无企、有企无证等多种情况,影响用地取数的精度和难度。

3. 低效出清缺乏抓手。对有些只占地、不经营,没有任何贡献的“僵尸”企业,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淘汰退出的明确规定,淘汰退出缺乏刚性。有的地方反映,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存在司法拍卖、政府收储、企业转让等限制性规定,政府收储或企业间兼并重组的税费较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市将按照省“亩均论英雄”工作部署和要求,拉高标杆、提高标准、注重联动、强化协同,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1. 加快完成制造业评价。加快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力争在7月底前完成全市制造业的亩均评价工作。

2. 推进亩均评价全覆盖。拓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范围,加强条线业务指导,分类制定实施全市规上服务业、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亩均效益”评价办法,以亩均理念引领二产、2.5产、三产及新业态发展。

3. 大力实施“领跑者”行动。以“产业争先、产出攀高”为导向,大力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计划,突出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制定激励政策,树立行业标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 动态出清“低散乱”企业。依法倒逼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加大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力度,特别是要通过追加投资、兼并重组、分割转让、整合入园、“退二优二”等方式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5. 优化资源差别化配置。加快完善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和叠加运用,全面构建年度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分配、年度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与区、县(市)及园区平台“亩均效益”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区域、优质企业集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