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经济运行
转型升级
产业投资
数字经济
行业管理
企业培育
队伍建设
企业减负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转型升级
首页
 > 专题专栏 > 转型升级
聚焦高质量 打好组合拳——2018年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9-02-11 15:09: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经信委 字号:[ ]
分享:


绍兴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2018年,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会议,市人大出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决定,市政协专题召开常委会研究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市上下按照《绍兴市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不断深化柯桥纺织、上虞化工、诸暨铜加工、嵊州厨具、新昌轴承5个省级分行业试点,深入推进实施《2018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绍政办发〔2018〕13号),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体运行情况

(一)生产稳中有进

2018年,全市五大重点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增加值600.9亿元,同比增长5.6%,较2017年提高0.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9%;其中化纤行业同比增长20.3%,为2016年以来最高增幅;印染、织造行业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分别下降1.6和1.5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升5.7和0.8个百分点;金属加工、化工产业实现两位数增幅,同比增长10.8%、10.2%,分别高于面上3.4、2.8个百分点。

(二)效益明显提升

2018年,全市重点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利润总额192.9亿元,同比增长24.7%,高于面上增速13.6个百分点,较2017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利税率8.8%,较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化工、珍珠产业的盈利能力引领面上水平,利润增幅分别达到22.1%、36.9%和157.2%。

(三)动能持续优化

2018年,全市五大重点传统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费达到65.45亿元,同比增长55.3%,较2017年提高41.6个百分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9%,较2017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1321.9亿元,同比增长21.7%,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7.3%。

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平台化转型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企业“集聚式”升级,柯桥印染集聚区按照1万吨/日排放要求整合集聚印染企业108家,集聚区外不再保留印染企业;上虞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化工企业88家,基本实现园区化发展;诸暨市加快建设友地金属加工生态产业园,集聚小微铜加工生产企业65家。启动实施绍兴市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印染化工企业跨区域集聚提升,优化产业平台布局。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与管理,2018年新增小微企业园21个,累计建成各类小微企业园60个,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联动推进以杭甬高速和杭甬客专为发展主轴的“科创大走廊”建设,柯桥纺织、诸暨袜业、上虞化工等3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首批省级创建(培育)名单。

2.数字化转型塑造新模式

认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重塑传统制造业格局。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出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产业数字化的实施意见,构建“一区域一平台、一行业一朵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陀曼智造轴承云、创博龙智袜业云等6个平台被评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18年来全市新增上云企业1万余家,累计上云企业达2万余家。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机器人应用倍增计划,以改造传统设备、优化传统工艺为方向,在劳动相对密集、作用相对明显的传统制造业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2018年新增购置工业机器人1938台。特别是新昌轴承行业以“低成本、微改造”为突破口,探索形成智能化改造“陀曼模式”,完成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110家、联网设备7300台,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20%以上,得到工信部和省领导的肯定。

3.品质化转型形成新特色

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按照“有标贯标、无标补标”的原则,制订实施黄酒、印染、珍珠等传统制造业团体标准,开展针织印染布标准与质量比对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全年29项标准列入“浙江制造”标准制订计划,已制定发布6项,规上企业采标率达到76.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全力拓展内外市场,突出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印发“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清单,2018年35家企业列入省重点培育名单,新增“浙江制造”产品认证证书6张。进一步打响展会品牌,举办绍兴发展大会产业发展论坛、2018首届世界布商大会、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时尚周(秋季)、第24届绍兴黄酒节暨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引进“中欧时尚梦工厂”项目,筹建首个海外面料展馆“丝路柯桥·米兰馆”,完成品牌发布、设计交流等活动32场次,帮助和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国内国际营销网络,拓展全球市场。

4.低碳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坚决打破坛坛罐罐,深入推进“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提升,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不达标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的“低散乱”企业(作坊),加快改造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2018年全市共淘汰348家企业的落后产能,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2549家,实现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六连冠;处置“僵尸企业”91家,处置数量和处置率均居全省首位。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制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市县两级“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完成3929家规上、3625家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加强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制造,编制《绍兴市传统产业主要产品能效指南》,确定五大传统产业重点高耗能产品能效准入值、平均值和先进值。

5.国际化转型取得新成效

推动企业股改上市,落实“凤凰行动”,深化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省级试点,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暨“凤凰行动”计划推进会,与上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摸排确定120家重点传统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探索组建上市公司产业联盟。2018年来全市新增股份公司81家、上市企业4家,上市企业数量累计达75家,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支持企业境外并购,2018年来实施境外并购项目3个,总投资及中方投资额1.76亿美元,其中卧龙电气成功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下属小型工业电机业务,成为浙商跨国并购世界级企业资本的又一经典案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