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经济运行
转型升级
产业投资
数字经济
行业管理
企业培育
队伍建设
企业减负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转型升级
首页
 > 专题专栏 > 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跃升的“精彩一跳”——写在绍兴整治提升纺织印染、化工行业之时

发布日期: 2016-04-18 10:45: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经信委 字号:[ ]
分享:


    一

  在绍兴的产业谱系里,印染和化工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令人羡慕的创富效应,一面是让人蹙眉的环境压力。

  在追求财富与承受污染的博弈中,绍兴时常在喜忧参半的矛盾中,艰难抉择、负重前行。

  毫无疑问,印染和化工是两个很会赚钱的行业。30多年来,秉承传统的产业优势,凭借“四千精神”激发的经营活力,绍兴的印染、化工行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话语权、影响力举世瞩目。

  不容置疑,印染和化工又是两个饱受诟病的行业。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造成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印染、化工行业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使绍兴的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种财富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被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一条曲线加以论证,在经济学上叫做“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讲述的,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遭遇过的一段困境: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今天的绍兴,正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长此以往,资源不可支撑,环境不能容纳,发展难以持续,美丽绍兴就会失去根基,现代化绍兴更无从谈起。

  发展的路在何方?难道经济增长注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

  新的共识正在凝聚,事情开始发生改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为人们跨越“库兹涅茨曲线”指明了方向。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的全新洗礼。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放眼全球各国,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更是生态环境上的差距。绍兴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亟需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而短板中的短板,当属纺织印染和化工这两大让人爱恨交织的传统行业。

  翻看绍兴过往的发展史,纺织印染和化工行业的兴起,堪称是绍兴各地致富的源头。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洗脚上田”的农民,靠几台织机和染缸,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印染、化工行业风生水起、做强做大,担当起了各地“摇钱树”和支柱产业的角色。

  正当印染、化工行业一路高歌猛进时,人们蓦然回首,发现江河变得浑浊,蓝天染上雾霾。经济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相伴?绍兴必须做出回答。

  “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在“十三五”开局之际,绍兴已经为纺织印染、化工行业的前途命运做出了抉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定力,推动两大传统产业实现新的跃升。

  三

  跃升和提升,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路径和结果上,不可同日而语。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纺织印染、化工等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绍兴的重要部署,必须形成共识、保持定力,全市联动、一抓到底,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跃升。

  跃升相比于提升,突显了在这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中,要像达到奥运精神那样“更快、更高、更强”的标准。

  所谓更快,就是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亟需快马加鞭、时不我待地推进实施。

  所谓更高,就是传统产业升级,要不升则已、一升惊人,达到全球产业最高端水平。

  所谓更强,就是绍兴在全球纺织印染、化工领域,必须具有话语权、影响力,彰显“大国印染、大国化工”的气度和魄力。

  要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精彩一跳”,当务之急是整治“三高一低”产业和“低小散劣”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效益低下,环境脏乱,成为污染源、垃圾站,使城市“破相”,环境“蒙垢”。只有把这些“低小散劣”企业“关停并转”,以雷霆之势、磅礴之力“退污”“退小”“退劣”,企业和环境才能实现双赢,人民群众才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有一种退出叫前进,有一种放弃叫睿智。退出的空间和资源,可以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放弃原有的产业和产品,可以占领更多“高新优特”的阵地。现实中许多经典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退二进三”的成功案例,足以让人们对绍兴现代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

  站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用“绿色发展”驱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创新跃升,绍兴正在行动。

  在政策层面,坚持以安全、绿色、高端为目标,完善激励扶持政策,避免“碎片化”,使政策更加精准、更有吸引力,让企业看得见、够得着、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瞄准“世界领先”目标,推进行业高标准、企业高定位、区域生态美,使生态文明伴随绍兴一路前行。

  在法治层面,使出“八大行动”大招,大力整治污染行业、低小散企业、低端低效劣质业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新兴产业、优质项目腾出空间,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产业升级、业态升级,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

  在要素层面,加强对传统产业和企业进行智慧化改造,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实行全球化战略,建立跨行政区域产业改造提升的利益共享机制,加快补齐科技、人才短板,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在保障层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12345”政务热线整合,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的氛围,像对待招商选资、越商回归一样对待本地越商,宣传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努力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实现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在“十三五”发展蓝图上,绍兴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着力破解资源紧缺、环境约束等瓶颈制约,以“绿色化”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品质生活,把绿色转化为绍兴的“软实力”,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五

  传统产业从提升到跃升,注定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正像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以纺织印染产业闻名中外的柯桥区,一直在为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而努力。去年至今,一场以铁腕整治、强势推进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的“亮剑”行动在全区打响,对存在重大隐患的64家印染企业实施停产整治,约占全区印染企业的1/3,以此倒逼印染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同时加快“印艺小镇”规划设计、标杆企业培育打造、印染技术研究院组建等工作,以绿色印染、生态印染,激发传统产业发展跃升的新动力。

  同样在国际上享有话语权的上虞化工行业,也在为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直击“痛点”,补齐短板。全区以构建绿色低碳化工产业体系为目标,力争把现有173家化工企业,减少至100家左右,使化工行业基本实现“四化”——区域集聚化、生产清洁化、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推动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新跨越。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产业跃升,正在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不管经济下行压力有多大,不管转型升级任务有多重,绍兴都将义无反顾地把推进传统产业创新跃升进行到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一时繁盛。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期待。

  六

  绍兴传统产业的跃升,只有站在智慧化的风口,依托文化力的推动,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建设“智慧绍兴”,提升“绍兴智慧”,以智慧思维提升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已成为提高政府理政水平、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与城市化深入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给经济、社会、工作、生活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城市建设管理运行更加精准,公众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给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把信息化、智慧化融入企业生产、设计、管理、服务的全流程,推进生产流程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绍兴“智慧企业”的先行者中,如万丰、卧龙、精功、盾安、新和成等企业,它们的进取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用智慧化应用,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先人一步、高人一筹,赢得发展主动权。这些企业的今天,就是传统企业的明天,借助智慧化的翅膀,印染、化工行业也能加速跃升,不断刷新产业发展的高度和亮度。

  传统中汲取涵养,文化中获得力量,绍兴传统产业跃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一座文脉绵长的文化名城,俯身而拾皆有传奇。黄酒、书法、青瓷,水乡、古城、越剧,这些经典的文化元素,只要人们精心构思、匠心设计、潜心打造,无论是招商选资引进大项目,还是转型发展构筑特色小镇,一经文化之笔画龙点睛,即能让新兴产业熠熠生辉,传统产业焕然一新。依靠文化软实力,绍兴印染、化工行业提质跃升,前景广阔,充满希望。

  七

  推进纺织印染、化工行业跃升发展,顺应天时,合乎地利,利于人和,全市各地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环境为宗旨,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让绍兴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推动传统产业跃升,要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拓展美丽绍兴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从“一处美”变为“一片美”,从“外在美”化为“内在美”,从“环境美”收获“发展美”,从“形态美”迈向“制度美”。

  推动传统产业跃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建设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彰显特色小镇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生态惠民,久久为功。在同一片蓝天下,人们“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努力为传统产业跃升“精彩一跳”建功立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书写时代新篇,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在越州大地上美丽生长、开花结果!(邵中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