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经济运行
转型升级
产业投资
数字经济
行业管理
企业培育
队伍建设
企业减负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转型升级
首页
 > 专题专栏 > 转型升级
切实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发布日期: 2018-06-15 11:50: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 字号:[ ]
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临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汽车机械、医药化工、户外休闲用品、彩灯、眼镜和合成革等六大传统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要求,最近,我以临海六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入园区、进企业、到车间,走访了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召开企业家、行业协会等座谈会6次,深入了解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临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着眼于打造“制造之都”主阵地,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2017年临海被列入全省18个振兴实体经济试点示范市,并获得年度考核评价全省第一。

  1、产业基础扎实。2017年,临海六大传统产业有规上企业304家,上市企业5家,实现规上产值696.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6%。汽车机械,以吉利豪情为龙头,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大众、东风等著名品牌企业生产协作。户外休闲用品,2017年外贸自营出口额达86.2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三分之一。医药化工产业,产值占台州一半以上。同时,临海还是全国最大的节日灯生产基地,是国内三大合成革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

  2、发展态势良好。经过几代企业家的打拼和积累,六大传统产业都形成自身特色,汽车机械产业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医化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户外休闲用品产业被列入第二批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眼镜行业获批创建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2017年,六大传统产业实现累计利税104.9亿元,同比增长27.9%,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均居台州市第一。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9.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3.2%,居全省前列。

  3、行业优势明显。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内具有明显话语权,共参加制定国家标准97个、行业标准144个、省级地方标准5个,参加“浙江制造”标准起草8个。华海药业是国内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企业,永太科技是全球产品链最完善的氟苯精细化学品制造商,正特集团产品连续四年在德国获得工业设计最高奖“红点奖”。为积极应对贸易挑战,永强集团成立浙江永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产品检验服务,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持。

  4、平台空间广阔。目前已经形成以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特色小镇为支撑,小微企业园区为补充的产业平台体系。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湾区经济,目前正在打造占地20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城,已经落户16家汽车生产及配套企业。临海经济开发区目前重点打造占地3.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药小镇,建成后将成为年产值1000亿元、税收100亿元的医化产业创新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的华海制剂产业园去年已开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将布局30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推动800家企业入驻集聚。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临海大部分医药企业以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为主,制剂在全市医药企业销售中仅占16%。休闲用品、彩灯、眼镜、合成革等产业总体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阶段。350家休闲用品企业中仅有上市公司1家,规上企业69家。900多家眼镜企业、600多家彩灯企业,规上分别只有8家、36家。休闲用品、彩灯等以出口加工为主,中小企业的利润约5%,去年受汇率波动影响,出现有订单有销售而没有利润的局面。

  2、创新能力点强面不强。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成果应用主要集中在少数龙头企业,华海、伟星、永强3家企业每年科技研发费用占规上企业的30%左右。全市授权专利中,汽车行业占比近1/3。12家省级研究院和38家省级研发中心中,医化行业占比为58%和50%。全市有“国千”人才12人、“省千”人才18人,30人中有29人集中在医化行业。

  3、集约化发展水平不高。2017年临海六大传统产业有企业2500多家,规下2200多家。企业集聚度不高,除医化行业相对集中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园只有港海小企业创业基地、新王开机筛有限公司小企业创业基地、大洋小企业创业基地等3家,入园小微企业131家。企业之间关联性弱,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雷同性高、协同性差。如眼镜行业,利润非常薄,国内销售的一般仅卖3元一副,出口的约2美元一副。

  究其原因,从历史角度看,民营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积弊逐渐显现。行业门槛低,改革开放初期,几台机器几间房屋就可以开厂,“家家办工厂、户户搞经商”催生了大量“低小散”企业。产品起点低,在全球制造业大转移中,临海作为承接地之一,逐渐形成以代工、贴牌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产品附加值低,依赖出口程度高。管理水平低,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差距很大。

  从内生动力看,不少企业家对优化升级顾虑多。主要表现为:一是惯性思维,由于几十年的粗放式经营,目前企业虽然尚能盈利,但改变的动力不足;二是守业心理,部分企业经营者仍为老一辈企业家,受年龄、阅历等影响,有求稳心态;三是不敢创新,面对各种经营风险,众多中小企业怕失控、怕麻烦,难以主动优化升级。

  从外部环境看,要素制约严重。一是创新资源不足。县级科技资源缺乏,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二是土地制约严重。存量土地进一步减少,土地政策处理难度加大,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三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龙头企业融资成本较低,而资金相对紧缺的大量中小企业信贷总量有限且费用高,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思路

  传统产业只有优化升级,才能凤凰涅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推动经济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

  1、抓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既要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高质量打造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和临海经济开发区两大千亿级产业主平台,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汽车产业园,继续巩固提升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成果,实现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又要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深化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临海国际医药小镇、时尚休闲用品小镇、时尚眼镜小镇和彩灯小镇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功能叠加、城镇产业互动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国际化的创业创新平台。还要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以老旧工业点改造为抓手,彻底告别“三合一”,限期整治“低小散”,着力推动小微企业园区化发展、抱团式发展。

  2、抓企业培育,夯实实业根基。一要兼顾抓大和活小。一方面,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深入实施“2513”工程和“凤凰计划”,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品牌、市场中的整合作用,提升行业集中度;另一方面,狠抓小微企业优化升级,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丰富传统产业的“毛细血管”。二要兼顾引进和培育。一手抓增量引进,招大引强,“无中生有”引进高端制造产业;另一手抓存量提升,开展二次招商,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三要兼顾激励和淘汰。坚持“亩均论英雄”,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持续推进违法建筑、环境污染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集聚。

  3、抓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灵魂。一要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以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省级研发中心,规上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中心镇建立主导产业科创园等“四个全覆盖”。二要加强智能制造。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与推广,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三要推进“互联网+”。鼓励和推动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平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市场服务等关键环节渗透融合,提升两化融合应用水平。

  4、抓人才培育,集聚发展核心。一方面,培育优秀企业家。引导领军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坚持实业报国,以永不停歇的脚步打造行业领先、勇立潮头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另一方面,培育工匠精神。加强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和培训机构自主组织培训的运行机制,支持企业在台州学院等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加大引才力度。用好临海“人才新政”三十三条,加大人才奖励和成果转化奖励。推行“人才+项目”的引进机制,以项目资金带动人才引进。

  5、抓产品品牌,维护企业生命。坚持“品牌强市”,深入推进“三强一制造”,着力从供给端发力,以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为突破口,全力打响“临海制造”品牌。深化“标准化+”,标准引领与标准创新两手抓,帮助更多企业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品牌创建,坚持品牌“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产品品质、文化内涵、社会形象,着力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国际接轨的“拳头品牌”。

  6、抓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推行工业项目出让“标准地+承诺制”,大力优化线上和线下审批服务,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26天”。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等的扶持力度,严格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积极帮助成长型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保持生机和创新活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